陆相致密气藏成藏条件庞大,成藏模式多样,气水关系极为庞大,含气性预测难度大。 地动对物性敏感,识别储层优势明显;但对含气饱和度不敏感,陪同含气饱和度的增加,地动反射系数变革不大,难以区分。电法对流体敏感,能有效识别气层和水层,随着含气饱和度的变革,电阻率差别明显。但电法识别储层难度大,一方面电法细分小层困难,另一方面在同小层内储层与隔夹层等非储层难以区分。测井技术识别流体性质比较成熟,且准确度和区分率较高,但测井也有它的局限性,只能对钻井位置的储层流体识别,仅为“一孔之见”,而没有钻井的绝大大都区域,无法识别。电法、地动和测井各有优势和缺陷,且在识别储层流体性质上恰好能够互补,因此,提出了基于井电震融合的流体识别技术。
井电震融合流体识别技术流程图
1、多功效频谱加密技术:目前行业内电磁法纵向区分率不可满足需求,提高纵向区分率。
2、大功率智能一体化发射及多通道高精度接收系统技术:国际先进仪器装备,提高丈量精度。
3、超微弱电磁信号有效提取技术:确保收罗到准确的有效信号。
4、相位高区分率层位校准技术:精准划分小层。
5、基于已知地质构架导向的广域电磁反演技术:提高反演准确度,确保目的层定位准确。
6、基于海洋捕食者算法的波阻抗-电磁联合反演技术:进一步提高砂岩储层纵向区分率。
7、井电震多参数流体预测技术:综合考虑物性、电性、岩性的影响,准确预测油、气、水。
所有测线电磁监测电阻率剖面结果图
所有测线电磁监测目的层电阻率剖面结果图
1、精细刻画了目的层电磁响应特征,结合井震属性进行流体识别。
2、乐成预测了2口水平井的储层流体,实际生产情况与结果一致。
图示区域广域电磁结果显示储层为相对低阻,多参数流体预测为气水同层。2口井投产后产气量低且产水,实际生产情况与预测结果一致。
3、依据储层流体识别结果,指导井位安排。
监测结果描述差别位置储层的电性特征差别,以江沙318-2HF井区为例,储层广域电磁识别结果显示为相对低阻(C区),其测试和生产效果均差于江沙318HF和江沙220-3HF等井区(D、E区),广域电磁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切合水平较高。建议C区暂缓井位安排,B区可以考虑安排评价井。
1、基于井电震融合的流体识别技术,是一种前沿的多学科融合技术,关于识别油气水漫衍、划分油气水界面、筛选含油气有利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2、该技术结合了电法、地动和测井的各自优势。电法刻画差别含气饱和度的流体电性变革特征,地动确定平面及纵向上储层的地质构架,测井对标准点位置地层及储层特征进行标定。
3、结果可以指导井位安排,提高钻井乐成率,有效降低开发本钱。
4、建立了高精度广域电磁法收罗-处理-解释技术流程及井电震融合流体识别技术要领体系,该要领同样适应于具有电性差别的地质体识别(例如页岩气低阻体探测),具有很是大的推广价值。